民数记2章记载了耶和华如何安排以色列12个支派在帐幕周围安营扎寨的情形。这个是围绕着会幕,按照以下顺序安营扎寨的:犹大在东边带头,挨着犹大的是以萨迦支派、西布伦支派;南边是流便支派带头,挨着流便的是西缅支派、迦得支派;西边是以法莲支派带头,挨着以法莲支派的是玛拿西支派、雅悯支派;北边的是但支派带头,挨着但支派的是亚设支派、拿弗他利支派。当然利未人没有算在内。除了记载这个顺序之外,还提到了每个支派首领的名字和每个支派被数点的军队的人数。
这样读下来,很多读者一下子就是云里雾里了,这些不熟悉的支派名字、领袖的名字和那么多不同的数字,就让很多人头昏脑胀了。
这周正好我看见我在美国联合神学院读博士的一个老师在脸书上贴了美国葡萄园运动的创始人约翰韦伯的一句话,“当我们失去遇见神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数人数了。”(When are losing the encounter of the Lord, we will start counting on people.)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专注于每天遇见主,而不是聚焦于我们人为主的工作的成就。
圣经中记载大卫犯了两个罪,一个是娶了乌利亚的妻子,这是犯了肉体淫乱的罪;另外一个罪是就是数点以色列人,那是犯了属灵的淫乱的罪。为什么呢?正如大卫的大将约押所说的,如果大卫嫌不够,求神赐给更多就好了,何必要数点以色列人呢?大卫在数点以色列人的时候,他的心骄傲远离神了,他在计算他的成就,他的成就成了他心中的偶像,因此不蒙神的喜悦。
我得救的地方教会的创始人倪柝声,也常常说,神看重我们的所是,胜过我们所作。我们从大卫的故事和约翰韦伯和倪柝声的话,不难得到启发。其实我们这一章不需要太过于关注那些支派的名字和人数,而是应该关注于我们如何聚焦于主。在圣灵的光照下,我们果然在这次读经中注意到,这一章非常重要的经文是在第二节里的几个字“对着会幕”。第二节说,“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纛下,在自己宗族的旗号那里,对着会幕,在四边安营。”在我们在交通的时候,圣灵特别光照并提醒我们注意“对着会幕”这四个字。
换句话说,耶和华如何安营扎寨,不是要仅仅聚焦于十二个支派的顺序和领袖是谁以及人数多少,这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支派安营扎寨的原则是“对着会幕”在四边安营。换句话说,我们属灵争战的原则是“面对着神,背对着世界和仇敌”。这个听起来和世界上的战略是不同的。我们通常是面对着仇敌,否则仇敌攻击怎么办呢?固然我们需要了解仇敌的动向,但是我们赢得属灵争战的关键是“面对着神”,从神那里得着启示和引领,而不是凭着我们的血气和肉体来与仇敌争战。
常常有很多牧者见证说,当他们过于为世界上的需要和为主做工的忙碌压倒之后,慢慢就失去了神的同在和在主里的安息,就变得力不能胜,甚至出现精神和体力的崩溃。英文常用一个词语就是burnout(筋疲力尽)来形容这种情形。
会幕是神的帐幕和居所,神的同在的地方。会幕朝东方向是帐幕外院子的门口,祭司在这里献祭和处理外院子里的服事。中间则是会幕的圣所,在西面则是会幕的至圣所。
每个支派都是对着会幕,在自己的支派的旗帜的下面,这样安营扎寨。这里虽然没有把利未记人数算在其中,但是并不是表明利未人没有地位,反而利未人在这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联系着住在帐幕里的神和面对着帐幕安营扎寨的以色列不同的支派。利未人借着服事每一个支派,把他们的需要带到神面前,同时利未人借着到帐幕里服事和亲近神,也会把神的同在和指示带给外面的以色列支派。
如果没有注意到利未人的工作,很容易把耶和华的这种安排看作几个点,而当你注意到了利未人在其中的工作之后,神的安排就不再是几个点了,而是一个网。这个网里面,神与人借着利未人作为祭司的链接,以及不同支派之间的彼此配合,就组成了一个大轮。就好像以西结书提到的,轮中套轮(以西结书1:16)。
我们不管是属于哪一个支派,或者神把我们放在哪一个教会里,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每天借着我们的大祭司耶稣基督,在圣灵里来亲近神,就如这里的利未人的职事所预表的。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任务是遇见神。我们的心必须是向着神。我们必须是面对着神,背对着世界和事务。不是说,我们不要接触世界和开展一些事务,而是说,我们必须确保我们必须不是因为事务而处理事务。我常常听到人说,耶稣来到地上不是因为人的需要而捆绑,而是因为天父的旨意作为祂的指南。如果耶稣来是受人的需要为指引的话,那么主耶稣的职事并不是成功的,因为很多人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但是主耶稣是天父的旨意为指引,如果天父说什么,祂才说什么;天父做什么,祂才做什么。同样,我们服事世界上的事务,比如照顾孤儿和贫穷的人,如果我们是因为需要太大来做,我们最终会崩溃,也无法满足世界上所有的需要。如果我们因为是神的旨意和引领去做的,不管做多做少,我们里面都满了神的同在和安息。
很多牧者在服事的时候,可能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对着会幕”,每天以遇见神为目的的;但是慢慢需要太大了,需要就渐渐夺取了他的注意力,使得他不知不觉把心转向了事务。记住,我们不能背对着神,面对着世界和事务;我们需要背对着世界和事务,面对着神。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提纲挈领”,意思就是,如果你抓住了一个事物的主线条,其他的细枝末节的事随之就清楚了。这里的纲,就是“对着会幕”,当每一个支派都“对着会幕”的时候,很多下面的活动就自然好处理了。但是如果某个支派,开始把眼目从会幕或者神转向外面的仇敌,甚至因为眼目注意旁边的其他支派而产生争竞的时候,这个纲就被破坏了。神按照智慧设计的这个大网或者大轮,在运转上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说,我们知道神的选民应该合一,但是当我们注意到其他基督徒或者教派的缺点的时候,就难免批评论断。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帮助其他的教会,而是神把审判的权利留给自己,因此论断别人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把眼目始终注意于神自己,而不是别的人、宗派和事务。当我们的眼目不是神自己,而是其他人的对错的时候,就会被仇敌利用,让我们之间产生不和,破坏神编织的这个大网。
我们也不应该嫉妒别人有的恩赐和不同的呼召,就好像眼睛嫉妒耳朵一样,我们应该守住自己的功用和神来的呼召。我们的眼目都应该聚焦于神,甚至是从神的角度来看待其他的人和宗派。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最重要的原则之后,我们再来看十二个支派的排列顺序、领袖是谁以及每个支派有多少人数,并且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属灵意义。
首先我们来东边向着日出之地的犹大支派,我们知道犹大是争战的支派。在士师记中记载,当以色列人去和便亚悯人争战的时候,他们求问耶和华该谁先上去争战,耶和华说犹大先上去争战。主耶稣也是犹大支派的狮子,在创世纪49章雅各对他儿子犹大的预言里也说,犹大是小狮子。然后紧接着就是以萨迦支派,士师记说以萨迦支派通宵时务,就是有先知性的恩赐。我们并不完全清楚每个支派的恩赐是什么,但是这里似乎是犹大更像是使徒的恩赐,而以萨迦则好像是先知的恩赐。他们的不同恩赐彼此配搭,在新约里就是使徒和先知是教会建造的基础。而接下来的西布伦,或许预表供备和福音的传扬,因为西布伦是港口,他的境界必延到西顿。或许西布伦支派预表的是新约传福音者的恩赐。这都是我们的猜测,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这里十二支派排列的顺序,并不是按照他们出生的天然顺序,也不是按照他们是否出自同一母亲的顺序,因此可能是按照他们在神面前的属灵光景和每个人不同的恩赐来排列的。这三个统称犹大营。
第二个是南边的流便营,包括流便、西缅和迦得。我个人觉得流便的恩赐是在牧养。因为他在其他弟兄们打算杀害约瑟时,极力保护约瑟。西缅的意思是听见,迦得的意思是幸运。我不太明确知道西缅和迦得到底代表什么样的恩赐。或许他们代表神的怜悯,因为西缅屠杀无数人,而且可能是谋划杀害约瑟的主要参与者,但是神都怜悯他。流便也犯罪,但是摩西祷告流便的人数不至稀少。雅各再创世纪49章预言,“迦得必被追击者追击,他却要追击他们的脚跟。”(19)或许迦得有绝地重生的恩赐。
在这两个营之后,是利未人的营,他们负责抗着会幕的器具起行,他们可以说是移动的会幕。
第三个营是西边的法莲营、玛拿西、便雅悯,这三个人倒都是约瑟的后裔。
第四个营是北边的但、亚设、拿弗他利支派。
对于耶和华为什么这样排列,还不得而知。不过,我的猜测是或许根据他们生命的程度和不同的恩赐来排列的吧。
我们再来看领袖。每个支派的领袖在这里是第二次提及了,因为第一章耶和华已经提名他们了。比如犹大支派的领袖是亚米拿达的儿子拿顺。圣经中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无从了解到底亚米拿达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如何能生出拿顺这样一个领袖;以及拿顺到底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和成全,才能成为犹大人的领袖。拿顺要统领的是犹大支派的军队7万4600名战士。我不知道,你领导过多少人?我知道,一个牧师领导一个2000人的教会,甚至200人的教会,都是很困难的一个工作。因此拿顺要领导7万4600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拿顺一定在神面前受到了很好的对付和成全,才能担当起这样的责任。做领袖不是辖管人,而是牧养人,拿顺要面对这神,背负着7万4600人的担子。一方面说,他是在领导这些人;另一方面来说,他是在牧养这些人。因为新约明明告诉我们,做长老的不是辖管群羊,而是牧养群羊。我们只是举了拿顺一个例子,来告诉你他是有传承的,他是从他父亲亚米拿达有学习的。他是神知道的,神亲自点名呼召了他来做领袖,说明神有亲自训练他。其他每一个支派都是这样,不仅提到一个领袖,而且提到他们父亲的名字,都是说明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这里不一一叙述其他支派的领袖。
我们再来看人数。每个支派的军队人数不同。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情,这反映了这个支派的兴盛与否。人数增多,自然是预表他们在神面前蒙了祝福。犹大支派是人数最多的。这或许也是一个他们在第一营的原因。
对于每一组数字代表的意义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这里神数点就没有问题。为什么呢?还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原则,“对着会幕”是第一的,先遇见神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是可以数点军队的。但是如果忽略了神,而只是对着世界和事务,就会不蒙神的喜悦。我们首先是追求神,其次才是追求恩赐,这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我们不应该偏离神而单单追求恩赐,但是当我们对神的心是对的时候,神也喜悦我们去追求祂赐给我们的恩赐,并且按照神赐给我们的等级和恩赐,极力发挥好我们的作用,让神的争战能够取得胜利。
但愿我们每天都能遇见神,然后再遇见事务。无论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愿意都是出于我们一颗爱神的心而做的。这样,我们一定能够得到神的喜悦。但是我们也不要轻忽神赐给我们不同的人,的确有不同的恩赐。
Recent Comments